时间:2012-2-22 来源:《人民日报》7版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实现文化自强。 提高文化自觉,强化责任担当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文化自觉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深化对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高度清醒才能达到高度自觉;高度自觉才能积极主动。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站在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加强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科学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应全面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性、学习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与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等关系。 强化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担当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同意志、提振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下大力气解决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扭曲等问题,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包容并蓄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只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普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应充分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加强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也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结合,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宣传和弘扬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加强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它承认并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应始终以积极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原则,积极学习、辩证取舍、科学吸纳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在博采众长中不断赋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机和活力。 实现文化自强,推动民族振兴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自强。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以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大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必然是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同时必然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为此,应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执笔:朱耀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