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首页  党建论坛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关于雷锋时代化的思考之一
发布时间:2012-03-23     来源:党建工作网     浏览人次:0
时间:2012-3-23  来源:《人民日报》4版  阅读次数:12 
 

李拯

  “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商品社会里,雷锋精神到哪里落地生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些疑问,将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置于对峙中,直到今天仍能得到不少人的认同。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市场经济还需要学雷锋吗?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和困惑,源自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市场经济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正因如此,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印象,还停留在圈地运动“羊吃人”的阶段,认为“利益挂帅”的市场经济毫无道德可言,与“道德为先”的雷锋精神更是格格不入。而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所出现的诸多极端自私、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更加深了人们的忧虑。
  事实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驱动型和竞争型的经济体制,有其基于人道主义的伦理道德基础。它不仅肯定人在人格、个性、尊严和机会等方面的平等,充分彰显个体价值,同时并非简单地认同人们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是鼓励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假如没有这些,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同样有文明、合理、有序的社会规范,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民拥有较高的文明素养。
  的确,市场经济可能产生过度趋利、极端拜物、恶意竞争等弊端。正因如此,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亚当·斯密在撰写《国富论》的同时,还倾注更大心力写过一部《道德情操论》。在他的心目中,后者比前者“更基本”也更重要,因为“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克服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倡导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呼唤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努力建设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也正因如此,雷锋精神非但没有过时,“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价值追求,恰恰是填补监管空白、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和品质的精神力量。它令市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倾听道德良知的深沉呼唤;它引领人们在物质浪潮的冲刷中坚守价值理念、彰显道德追求,是市场经济时代最有营养的“心灵鸡汤”。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今天学雷锋,不只是对50年前那些“好人好事”的简单模仿,也不是用“不计报酬、忘我奉献”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人。今天的中国社会,有着远比半个世纪前更为丰富、复杂的内涵,它并不构成雷锋精神“过时”的现实论据,而是雷锋精神必须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这是中央一再强调学雷锋活动“时代内涵”的重要原因。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没有错,但它只讲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经济关系,都无法与公平的规范制度、合理的伦理观念、向上的价值追求割裂开来,后者同样是前者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学习雷锋,因为我们坚信,市场经济不应是强取豪夺、物竞天择的“霍布斯丛林”。我们呼唤雷锋精神,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份令人类成其为人类的高尚情怀,始终不曾睡去。

 
 
 
版权所有 202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
地址: 邮编:315800 浙ICP备050145995 电话:0574-86891367 新闻热线:0574-86891375
新闻电邮:tiss@nbip.net 技术电邮:moyixn@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