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首页  党务交流
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制胜法宝--写在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2-05-17     来源:党建工作网     浏览人次:0

时间:2012-5-11  来源:《人民日报》7版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今年2月,四川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已经胜利完成。4年来,四川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书写了在废墟上崛起的辉煌篇章。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全面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以人为本是引领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制胜法宝。
尊重生命:奏响以人为本的时代强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回顾抗震救灾的生死考验、恢复重建的艰辛历程,尊重生命、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依靠群众,就像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勾勒出以人为本从理念到行动的实践轨迹。其中,尊重人的生命、关心人的价值和权益贯穿始终,奏响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强音。
把抢险救人作为抗震救灾的第一要事。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震不垮英雄的中国人民!震后不到半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作出救人的重要指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不到2小时,温家宝总理紧急飞赴灾区,靠前指挥救人。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迅速组织群众奋起自救,各路救援大军第一时间赶赴救灾一线搜救群众,从一座座废墟中救出8万多名群众,从一个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山村中转移出上百万名受灾群众。“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努力,抢救每一条生命”。
把确保群众安危和健康作为第一要求。震后1小时四面八方就紧急向灾区派出了医疗队,在“黄金72小时”内实现了重灾县医疗救援的全覆盖,同时安全有序地向全国20个省市转送上万名伤员;震后迅速建立省、市(州)、县、乡、村五级联动卫生防疫机制,投入防疫人员1.6万多人,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针对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滑坡等衍生危机,及时组织数千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大规模排查、除险,对近2000座震损水库、700多处震损堤防和上百座堰塞湖险情进行紧急排险,确保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把安置好群众生活作为第一任务。面对从灾难中脱险的成千上万的灾区民众,党和政府关怀备至。破解临时住所难题,发放帐篷126万顶,搭建活动板房70多万套,农村灾区群众的过渡安置不到3个月就提前完成;帮助灾区群众度过艰难期,对灾区700多万名受灾群众实行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给特困群体重点帮扶,20多万名因地震灾害失地的灾区群众,数千名因灾造成的孤老、孤儿、孤残人员,数万个主要劳动力遇难或伤残的特困家庭等,都得到了适当安置和关怀;为保证灾民安全过冬,开展“暖冬”行动,为灾区群众送去棉被700多万床、棉衣裤640多万套、取暖用品80余万件。
实践证明,高高奏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时代强音,就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向心力,进而形成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强大力量。
关注民生:展现以人为本的时代风采
民生优先、民生为重、民生重建,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大亮点,其以贴近时代和群众的特有意蕴,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风采。
把民生优先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理念。坚持民生优先理念,就是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为了让群众满意,团结带领灾区人民尽快走出灾害阴影,朝着美好的明天奋进。4年来,四川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制定的“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成功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名城乡居民的住房修建问题;妥善解决了20多万名失地农民的异地安置问题,帮助170多万名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对因灾导致的9524户困难家庭,1449名孤老、孤儿、孤残人员,2.7万余名地震伤残人员从政策、制度和工作上给予了帮扶和救助;在142个受灾县高标准高质量地维修加固和重建了各类学校8283所、医疗卫生机构2292个,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超过灾前水平。以民生为重的灾后重建目标基本实现。
把民生重建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抓手。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世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因而有发展型重建的“四川模式”美誉。其中,重视民生是恢复重建的“牛鼻子”。以民生重建为第一抓手,根据未来生产生活的长远需要,把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走全面提升和跨越发展之路,顺利实现了“经济有发展”的目标。2011年6个重灾市(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震前2007年的1.95倍、2.39倍、1.7倍和1.75倍,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超过灾前水平。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民生无小事,恢复重建就能够获得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顺应民意:彰显以人为本的时代品质
顺应民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顺应民意,就是顺应灾区群众加快建设新家园的期待,着力解决灾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重建与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灾区群众生活水平。顺应民意,体现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品质。
体现在民生重建的科学规划上。无论灾害评估还是功能分区,无论科学选址还是规划编制执行,都着眼于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结合起来,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充分利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产业转移趋势结合起来,从一开始就把科学规划作为恢复重建的重中之重,力争使各项重建工程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
体现在民生重建的内容选择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考虑灾区群众现在生活和未来发展,从解决受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安排重建的内容和时间次序。比如,震后四川启动的第一批六大类265项恢复重建项目就与民生密切相关,包括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供水、供电等先导型基础设施项目,从而使人民群众在重建一开始就看到了希望。
体现在民生重建的项目设计上。在项目设计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保证群众生活方便、生产发展。坚持尊重自然、保留民俗。如,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突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不建“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田园风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
体现在民生重建的具体实施上。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是生活工作在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四川在重建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灾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互帮互助、生产自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未来美好生活的新家园。
体现在民生重建的最终检验上。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以灾区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3年恢复重建,布局井然有序,城乡面貌一新,群众安居乐业,实现了生产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这样的新变化,老百姓概括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做到谋划重建思路向群众问计,化解重建矛盾听群众意见,改进重建措施向群众请教,落实重建任务靠群众努力,衡量重建成效由群众评判,就能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夺取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依靠群众:丰富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群众,以生动的实践对以人为本作出了深刻诠释,丰富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全过程。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旦被充分激发出来,就会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方面灾区党委政府坚持群众“自主、自愿、自治”,通过机制创新,把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实施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引导群众成为重建决策的参与者、家园恢复的建设者、产业发展的主导者、灾后重建的受益者。另一方面,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在困境中创造奇迹。
把发扬基层民主作为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保障机制。面对巨灾带来的生命逝去、物质损失、心理损伤、社会关系断裂,群众对于参与重建家园、重构生活的渴望更加强烈。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积极发扬基层民主,充分发挥村组议事会、监事会的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资金发放、农房评估、规划建设、建材组织等过程,充分运用群众智慧,化解重建中的矛盾,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动力和保障。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群众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仅有力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还大大增进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把对口支援作为依靠群众的强大社会基础。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全方位展示了新形势下依靠群众的强大社会基础,拓展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响应中央号召,全国18个省市参与四川灾区对口援建,一场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展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口支援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化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实践证明,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解决难题、战胜灾难的制胜法宝。
(执笔:王 素 裴泽庆 王骏飞)

版权所有 202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
地址: 邮编:315800 浙ICP备050145995 电话:0574-86891367 新闻热线:0574-86891375
新闻电邮:tiss@nbip.net 技术电邮:moyixn@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