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首页  党务交流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布时间:2012-12-04     来源:党建工作网     浏览人次:1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想和期盼,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的郑重承诺。
掷地有声的郑重承诺
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承诺郑重,掷地有声。这是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具有科学依据和现实可行性。
具有科学的目标和规划。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这一含有深厚文化底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目标从此深入人心。进入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补充、完善和深化,从而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目标和战略规划。
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可以看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所留下的坚实脚印。十六大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时期。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具有充分的现实条件。经过90多年的奋斗,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现实条件、思想指南和根本保障。
顺应民心的重大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大任务。
充分体现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体现了我们党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战略,还是努力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都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找到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以新的生机和强大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庄严宣告,“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己任的坚强信心和决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充分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报告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一系列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加顺应人民愿望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部署。提出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的新要求,遵循民生优先、惠民富民的政策取向,强调解决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问题;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并明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充分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与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我们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让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使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能否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既取决于我们的战略部署是否科学,思想认识是否统一,又取决于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否端正,工作作风是否务实和扎实。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必须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要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开展工作,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必将如期实现。
(执笔:赵明仁 陈 映)

版权所有 202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
地址: 邮编:315800 浙ICP备050145995 电话:0574-86891367 新闻热线:0574-86891375
新闻电邮:tiss@nbip.net 技术电邮:moyixn@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