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类别:首页  党建论坛
做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
发布时间:2013-01-04     来源:党建工作网     浏览人次:0

范 昉

  2012年岁尾,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太行山深处,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总书记“踏着皑皑残雪,走进困难群众的家,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的收入、吃、穿、过冬取暖、孩子上学、看病等情况。“在村委会,同村干部、群众、驻村干部促膝相坐,共商加快脱贫致富之策。”(2012年12月31日《宁波日报》)
  记得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同志在做客央视诠释十八大精神时,曾言:有位十八大代表说,共产党员要长时间和人民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这句朴实的语言,形象地告诉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昭示我们要不断把握老百姓的需求,转化为前进路上的每一步。
  李君如同志诠释得非常深刻。我们有8000万党员,13亿人民。“共产党员要长时间和人民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就把8000万和13亿连接起来了。党员、干部与老百姓促膝相坐,平等交流,就能深刻把握党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之间的联系,把综合国力转化为老百姓感受得到的实际利益。
  和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提醒我们的党员和干部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是“沙发”,是“板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所说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多去贫困地区,多进困难群众的家,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一条板凳、一席炕头,既接地气,又接人气。且放平心态,放低姿态,坐到群众的板凳上、炕头上去。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不要把自己当成什么官,而是人民公仆。“小板凳上听民声”,听得真切。即使是群众的怨声骂声,能当面听到,多么可贵!老百姓的牢骚话,是与他们的期盼紧密相连的!用马克思的话说,“翻一个筋斗,就成为真理”,成为我们为民解忧化难最宝贵的依据。
  和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既是实指,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现在生活富裕了,许多老百姓家也有沙发。网络问政,已成为重要的工作方式。打开网络大门,也有悠悠民情。官员写微博,也能拉近与老百姓的时空距离。所以说,和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其实质是做一个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不管联系群众的方式如何变,即使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板凳成了老百姓生活的点缀,“板凳精神”的实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我们有些干部、党员,只满足在办公室、会议室间接地听民声;只去那些有豪华沙发的老总家,不愿去贫寒简陋的百姓家;只是程式化地听取民意,甚至是“虚晃一枪”;只接触干部,不接触群众。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做,难免与老百姓有距离,甚至相背离。这就需要自问一句:我们的根在老百姓,有什么理由不坐到亲人的板凳上去?!

版权所有 202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
地址: 邮编:315800 浙ICP备050145995 电话:0574-86891367 新闻热线:0574-86891375
新闻电邮:tiss@nbip.net 技术电邮:moyixn@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