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离开经济发展抓环保是‘缘木求鱼’,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不只为解决眼下的呼吸之痛,更关乎可持续发展”,这些真知灼见,跳出了一时一隅,用深邃的生态眼光重新审视和定义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在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新高度上赢得未来。
3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强调创新驱动、依靠科学技术,关注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产能过剩……领导人的所思所虑,其实寓意深远:只有以创新驱动发展,破解一系列转型难题,才能从源头上清除污染,有效守护碧水蓝天。
相比物质的转型,观念的转变同样重要。碧水蓝天不是“三两天”,也不是“三两地”,要靠持之以恒的全民责任去守护。不破除GDP至上的政绩观,不摆脱奢靡炫富的消费方式,不走出“只抱怨不行动”的消极心态,就难以涵养生态文化、唤起共同行动。“思想上的雾霾不除,环境中的雾霾难消”,全国人大代表王毅可谓一语中的。
“阳春三月天气新”、“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古人笔下澄净而美好的春季。在两会召开的这个春天,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激荡而来,我们唯有全力投身其中,以不懈实干把“呼吸的痛”变成“生态的美”,方能重见碧水蓝天,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