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开展“互联网+云党建”,确立“支部建在网上”这一常态化模式,提升完善党支部组织覆盖面、影响力、时代性、计划性与操作性。(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支部组织生活模式由“单一”为“多样”,提升完善党支部组织覆盖面与影响力。利用党员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网络资源平台,积极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通过视频会议、网络文件分享学习、网络征文学习等具体操作形式,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支委会民主生活会、党员谈心谈话等活动。(2)积极引导党员深化学习“学习强国”及其他党建公众平台内容,通过学习导读,重点引领发言、主题式研讨、辩论、典型事迹演讲,或者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多样性的网络学习与互动,以有效避免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网络虚化、功能弱化,加强党员之间的网络交流,形成互学互鉴、互帮互扶、互相警策的组织氛围,强化提升组织活动计划性与操作性。(3)积极组织党员开展VR党建智能化网络学习教育体验,通过网络聚像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学习,增强组织活动趣味性、实景性与体验感,打破党建活动的时空局限,激发党员学习兴趣,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时代性与吸引力。
2、善于“请进来教”,积极“走出去学”,努力“沉下心练”,深化部署及运行党支部组织活动,通过“强服务”构建起以组织型、学习型、服务型、实践型为综合特征的支部组织生活模式。(1)善于“请进来教”,充分发挥党支部服务组织功能,增强支部组织生活动态导向。积极邀请专家、学者教授讲解新形势、新任务,传授新经验。邀请先进人物演讲感人事迹、传授成功经验,切实增强党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先进性,促进理论成熟、政治成熟。(2)积极“走出去学”,切实增强支部组织活动获得感与实效性。定期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文化基地、爱国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参访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党员与学生的互帮互助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各项帮扶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发挥及提升党支部组织生活实践“活性”。(3)努力“沉下心练”,积极将党员教师日常教学、管理及科研等工作事项纳入到党支部组织生活学习模式之中,提高师德师风、增强工作能力、锤炼政治品格、加强政治历练,努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3、发挥制度及政策整合力,深化党支部组织活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三导向机制,构建完善“组织活动实施、过程监管、成果评估、问题整改、总结推广”一整套流程模式,积极开展机制整改,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力戒形式主义,提升党支部组织生活落实成效。(1)发挥制度及政策的整合力,认真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内组织生活的各项规定,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努力契合并满足党员的成长性需求,制定党支部组织生活具体目标,实施目标制度上墙。(2)充分加强提升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推进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坚持以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达成目标实效为“着落点”,巩固拓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主阵地主战场,针对性着重解决支部组织生活涣散无序、缺乏实效、不严肃不认真等问题。(3)积极实现组织生活由“软指标”向“硬任务”提升转变,以“成果导向”加强党支部组织生活过程管理,努力形成一批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描述(含预期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一步:2018年6月—2018年9月:项目组讨论、设计《党组织生活方式问卷调查表》;第二步:2018年9月—2018年12月:组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第三步:2019年1月—2019年5月:分析回收的《党组织生活方式问卷调查表》,了解到了目前党的组织生活方式方面的基本情况。比如党员同志都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积极有效的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期待:高校是国家重要的教育研究基地,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高校的党建工作毋庸置疑对人才培养起到政治引领和政治导向的作用。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重要的基层党组织,应能发挥相应的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润滑剂, 具有思想防线、政治堡垒的作用。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成功的做法,比如基层教工党支部基本已经做到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三会一课”、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组织生活会、支委会民主生活会、党员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请示报告等。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党支部组织成员发展、组织生活模式运行方面,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诸如在组织成员自身方面,部分党员思想认识、活动参与意识以及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仍然存在。在组织生活模式运行方面,一些组织活动的安排缺乏计划,其形式方式缺乏创新。在组织生活模式运行的质效方面,组织生活形式化、组织生活获得感、监督检查作用不强等;第四步:2019年6月—2019年12月:总结各支部以往在开展组织生活方面成功的做法和好的经验;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讨论解决办法;第五步:2020年1月—2020年5月:形成创新方案结题报告。
项目研究的整个过程完全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计划进行,而且项目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相关研究文章和报告,有攀枝花学院包家新、杨茹、吴婷婷的《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思考》;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朱晓熠、王庆林的《高校基层党支部提升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江苏海洋大学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郭燕、苏成兄、黄大志的《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与内容创新探索》;河海大学图书馆与科技平台党总支办公室李鸿雁的《高校教职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党委办公室张勇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性与实效性研究》;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程翔的《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发展与创新》;暨南大学中文系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郭孔生、李婧的《高职院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路径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的思考》;沈阳工程学院杨欣瑶、单超的《新时期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等文章和调研报告。它们给了我们项目组成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启发,使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本项目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打算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长期以来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国情做出的科学论断,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健康地发展,文化自信逐步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政治环境日趋净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完善。这一切都依赖于党的领导。新时代对高校教工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挑战。
本次课题研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成功和有效的做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已经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了一些设想,但是下一步还要继续研究以深化和落实,切实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如何在网络化环境下更积极有效开展组织生活。网络环境是一把“双刃剑”, 给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带来了机遇, 但也提出了挑战。党支部应怎样坚持主体性、互动性、利益性、贴近性、创新性、制度性五原则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 并着重从继承传统, 创新生活内容等,真正使新时代高校教工党支部成为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师生有力、宣传师生有力、凝聚教师有力、服务师生有力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