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结合党总支领导下的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试点工作,从党建融合专业、体现专业、引领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专业型基层党小组的建设理念,在正常开展组织活动的基础上,更多发挥专业特长以及专业优势来开展组织建设,将基层党支部建设融入到专业建设中,在专业建设和专业活动中体现党员的模范作用,更进一步发展党员的专业特长,从而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专业建设更加深入的融合在一起,深化党对“学”的指导和推进,更新一步促进“党建与专业”的融合。
一是人员构成。考虑专业型基层党支部突出专业性的特殊性,“创”小组根据分院重点工作任务,由党总支内特长突出的优秀党员师生组成。支部成员充分发挥特长,结合分院的实际工作,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科研服务、专业发展等方面在分院内起到积极带头作用。所以专业型“创”小组的成员组织重点突出专业优势和特长,把最优秀的党员集合在一起,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二是管理探索。“创”小组采用动态管理模式,通过两种形式组建,一是党总支每年一次在总支内部发布支部成员招募公告,由党员师生自主报名,经总支审定后加入支部;二是由党总支各个支部支委会推荐优秀党员,经总支审定后加入支部。已加入的成员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时需要退出。动态管理模式,可以增加组织的活力,为更多优秀的党员提供发挥自身实力的平台。
三是政策支持。“创”小组代表了一个党总支在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科研服务、专业发展等学院事业发展各个方面的先进力量。尝试在从优秀党员评选比例、师生评优评先优先、学生就业岗位推荐以及科研申报推荐等角度调研思考对于“创”小组的支持。
2.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基层党组织是最活跃的细胞,党的基层党组构架是党建设的基础,强化党支部建设也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党支部完善自身建设,既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也是各项事业发展所需。每一位党员,每一个基层党支部可以在各行各业不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各项建设的有序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专业的融合至关重要。
“创”小组打乱专业设置和师生限制,积极营造“创”文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并针对“创”支部成员、组织管理、政策支持等进行了探讨,主要的过程包括:
一是确定“创”支部的理念以及相关管理规定。根据对双带头人工作室的认真学习以及专业型基层党组织概念的深入分析,提出在总支内创建专业领先的“创”小组。
二是确定“创”支部的成员。结合重点校任务书的任务安排,明确了分院的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并依据专业建设任务确定了“创”小组的重点引领创新主要定位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科研服务及专业建设。根据所确定的工作领域,确立了小组首批7为成员。
三是支部运行研究。确定支部组成人员后,按照正常的支部选举流程,完成支部的组织建设。在常规组织生活基础上,“创”小组每位成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相关领域的工作,并接受考核。专业发展方面,“创”小组所有成员都有所突破,学生竞赛、横向课题、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等重大成果都产生,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一是专业型基层党组织的建制研究,“创”小组在开展专业建设和创新工作上,由于“创”支部人员较少,且不属于一个专业,没法完全发挥团队力量优势。拟在每个支部下设置“创”小组,结合不同的专业建设团队、科研团队等打造党小组,形成一个个小而精悍的集体,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的集体开展工作更容易凸显专业特长,所以下一步的工作会着重放在如何组建合适的党小组等机制研究方面。二是进一步增强“创”小组的政治属性,在凸显专业特色基础上,不能放松对专业突出党员的党的理论知识教育,针对“创”支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学习方面的不足,将设置会前半小时的理论学习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创”小组的政治属性。三是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路径的重要探索。党组织组织力的大小最终源于党组织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成就感是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基石,也是基层党支部凝心聚力的基石,而成就感的产生源于教书育人的落实,源于对某件事情的付出后而获得的满足感,“创”小组的组建有效解决了组织凝聚力的问题,从组织行为角度来看,创小组以成果导向激励个体党员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