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各高校始终致力于开发党建引领的载体,尤其是探索适合当代师生党员的教育模式。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其有良好的教育实践平台,推进区域化党建,打造党建共同体,是高校和社区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区校基层党组织互融合作为基础,以校地共享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借鉴社区区域化党建、高校思政党建共同体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调研、实践等研究方法,对区校基层党组织“五位一体”联动,构建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的可能性、途径以及执行架构等问题进行论述,结合日常工作的开展以及高校既定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共同体的构建,实现对党员教育协同路径的探究,实现组织设置架构区域化,实现组织资源统筹下的工作推进模块化,实现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深度引领融合,实现开放式组织生活的创新,从而提出构建党建共同体在高校中的实施方案。
特别是通过区校基层党组织“五位一体”联动,就高校党组织对党员的培养角度而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在目标上做到“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而且在实践中将党性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师生日常行为中,让师生基层党员在实践中明悟自己作为青年党员模范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与此同时,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型标准化党建,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让党建引领的全方位覆盖,进而提出切合高效发展实际以及拓宽高校工作载体的普及措施,在高校中进行推广。
2、项目创新点
通过对区校基层党组织“五位一体”联动,构建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的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现有合作内涵的深化,如与横杨社区党委开展“党建引领,专业创新”的跨境电商大平台建设,同时依托专业优势分别为灵峰社区所辖模具及汽配企业开展外贸跟单翻译和助力玉兰社区开展“衷情”服务侨友、“真情”凝聚侨心、“激情”汇聚侨力、“温情”牵动两岸、“倾情”服务外籍“五情”工作,协同机电工程学院开设“四位一体·工匠学堂”,引领“博笃菁英”导师营学生导师的孵化成长,形成全新特色党建品牌,为行之有效的品牌区域化党建的形成和推进提供参考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描述
统一思想,广泛动员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参与党员项目,国际学院党总支对党建创新项目给予高度重视,根据校党委组织部的部署,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先后召开了多次总支会议,明确开展党建工作创新项目的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党员明确开展创新项目要求,围绕党建项目开展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征集了意见及建议。班子成员带领党员先后8次深入周边社区进行交流推进、与社区联系达成共识。
整合资源,建立区域共建单位。先后在大碶、新碶、郭巨、春晓等街道所属社区、学校进行党建平台建设,构建了党员教育共建平台、区域服务平台、人才共育平台、社会服务平台、文明同创五大平台。在实践中将党性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师生日常行为中,让师生基层党员在实践中明悟自己作为青年党员模范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借助党建创新项目育人平台,拓展组织育人新路径。党总支结合分院的专业特点,发挥分院党员师生的专业优势,开展了《区校基层党组织“五位一体”联动,构建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党建创新项目的创建,拓展组织育人新路径。通过两年时间的践行,打造了五大育人平台,特别在疫情特殊时期发挥了较大作用。
教育共建平台:党建共联单位,促进党员教育共同发展。与大碶街道党工委组建联合党校,聘请大碶党校校长为指导教师,并面向学生开展党课讲座,创建了和民丰村红色等实践基地努力实现党员教育拓展二级党校达到区校共建,党建共联,师资共恵,资源共享,新人共育效果。
区域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区域百姓,合力惠及民生实事项目。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甬城抗击疫情工作,由总支多名党员带领多语种翻译师生志愿服务团队对照翻译的英语、日语、韩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等七种语言协助宁波市文明办、宁波市商务局发布了《宁波市公筷公勺使用导则》(试行)译文并向全市各类餐饮机构、企事业单位印发。协助宁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中心完成宁波市疫情防控“十二条”措施译文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第一线,总支党员师生为宁波北仑玉兰社区开展线上电话排查,排查了6500户居民情况,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一份信念、一颗爱心默默地为区域惠民工作而尽力量。
以商务英语为核心的英、韩、日、西、德五个语种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党员带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高水平综合服务团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授牌基地宁波市文化示范村郭巨街道新门村的村委文化礼堂相互合作,协助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五个非遗项目进行文献材料的挖掘整理以及导游词编写和传承介绍多语种翻译工作,协助郭巨街道进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人才共育平台:服务培育并举,构筑人才发展高地。通过党建+专业的建设推进工作,成立区校政策宣讲团,在党员带领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方面建设,提升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成效,以大碶党校和横扬等社区跨境电商园的共建工作作为主要推进点,双方共建了电商园双师双能教师培养基地。国贸专业与横扬社区、灵锋企业合作成立“阿里班”、“恺英网络班”。在毕业生党员的积极引领下,在校党员积极承担工作,在完成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赴企业进行实地学习与调研,并带领本专业其他学生以及留学生共同进行见习活动,推进顶岗实习工作。“阿里班”与宁波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正熙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宁波北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联合授课,共同开展入校入课的人才培养工作,最终25名学生全部在共建单位及合作企业顺利就业。由国际学院和宁波正熙跨境电商商务有限公司共同培养的吴银菲、吴春玲、姜芬芬学生创业团队获得第四届“利郎达”杯浙江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跨境电子商务赛项Wish平台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的荣誉。
社会服务平台:参与社会服务,汇聚专业各方力量。以学生党支部为主带领学生组建9支服务团队,阳光报刊亭服务小队、北仑图书馆服务队、阳光助残服务队、北仑区人民医院导医服务队、新蕾四季护苗服务队、“一米阳光”新浦支教活动、大碶幸福托老院服务队、暖冬义卖服务队、援外志愿服务队等这些队伍定期参与各项志愿活动,宁波港口博物馆、“蓝海豚”公益行动提供的导游讲解服务,为北仑文明城市创建而开展的等项目成效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文明同创平台:开展多元互动,推进文明同创共建。与春晓街道“青年北仑”校地共建后,师生党员带领入党积极分子赴春晓街道中小学、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的政策宣讲活动,得到了相关街道与社区的大力支持与肯定。深入中小学、社区开展开放型宣讲10次,入户宣讲300余次,完成玉兰社区全部965户的入户宣讲工作,受到了当地街道好评。
经过这两年的实践与大碶街道党校签署了党团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和民丰村签署了红色传承与非遗文化实践等四个实践育人基地,其中民丰村红色传承与非遗文化实践基地学生团队作品获得了全省互联网+红色筑梦赛道项目二等奖、农信杯浙江省第二届乡村创意大赛三等奖等荣誉。与电商园建立双师双能基地,学生在电商园内实践成长,获得了省跨境电商比赛二等奖,学生创业企业泛星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获得省挑战杯金奖。党员师生通过党建创新项目的运行,专业技能上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提升了思想道德境界,达到了组织育人的功效。
三、项目下步问题和建设思路
对比验收成果目标存在差距,五位一体区”域化党建平台建设完成并成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党建范例,并在总结经验的基层上,形成调研报告和学术研究论文尚存在差距。
1)按照巩固、提升、创新、争先的工作思路做实做强五大平台,与社区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党建联动新格局。进一步明确区校合作双主体责任,加强对现有合作内涵的深化,做深做细做精以与春晓街道共建的“五星3A游春晓”项目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长效性和实效性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操作,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的长效机制和实效性,形成总支党建品牌创建的模式,为其他党组织提供借鉴和参考。
2)更好地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载体平台,建立企业党员与学生党员传帮带机制,整合资源打造好五大实践平台,形成全新特色党建品牌。
3)借鉴各总支区校共建优势,将联合各党总支深入各个共建社区调研,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区校基层党组织“五位一体”联动,构建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的可能性、途径以及执行架构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论述,从而提出构建党建共同体在高校中的实施方案。